广告管理-1170PX*80PX
广告管理-770PX*90PX
当前位置:主页 > 算命哪里准 >

广东民间占卜算命习俗的种类

广告管理-720PX*80PX
占卜源于原始社会,人们由于对于事物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,因而借由龟壳,铜钱,竹签,纸牌或星象等手段和征兆来推断未来的吉凶祸福。“信则灵,不信则不灵”,在广东地区,至今仍“风靡”着占卜这一信仰习俗。广东人通过多种多样的占卜形式,为自己或家人观望未来,趋吉避害,祈求平安富贵。广东的占卜文化,在今天而言,就是迷信。但是透过迷信的表层意义,我们更可以深窥原始社会的人们对世界的观望,重新思索人的生存本质。  
下面,便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广东民间占卜算命习俗的种类。  
1.卜圣杯  
圣杯一般用竹根部或木削成蚌壳形,有两具,外突内平,外称乌,内称白。卜时先将圣杯合拢,捧至胸前诉说卜问何事后掷于面前地上,观其乌白以决休咎。两片皆乌为“乌古”(宝杯),表示凶多吉少;两片皆为白为“笑杯”,表示凶吉未明;一乌一白为“圣杯”,表示神明许诺之意。通常须连掷三次才有效。民间造房嫁娶、染病遇凶、经商远行等多卜之。  
2.求签  
俗称“求签诗”。签为竹制卜具,贮于签筒,备于寺庙神案上供香客占卜用。每一竹签上都刻有编号;另备纸片,写上签诗文,编号与竹签相符,汇集悬在庙壁上或放于柜中,称为“签诗”。求签时,问卜者先虔诚向神佛磕头祷告,诉欲求何事,然后不断摇动签筒,取先掉出筒外的签,以二圣杯掷地,连续三次,若都为一俯一仰,以为神诺,即照签号取签诗,凭其诗语以卜休咎。签分上、中、下三等,俗信求得上签得福,求得下签不吉利。  
3.扶乩  
扶乩俗称“插箕神”。工具有扶架、平尺、乩盘各一。举行时,焚香请土地公前来监盘,烧符纸,然后把扶架置于乩盘上,两人以手指扶住两端,一人跪着口念咒语,请神明显灵,扶架下垂部分在沙上画出字样符号,作为神明的启示,用以占卜吉凶,或与人唱和。  
4.圆梦  
圆梦是一种占卜方式,认为梦中的事可以预示祸福,通过对梦的解说,附会人事的凶吉。分“正梦律”、“反梦律”两种。一般取“反梦律“较多,如:梦见失足踏排泄物,主进财。圆梦者,多为算命先生。遇有吉梦,则喜;遇有凶梦,则设法拨除,一般多到神宫许愿祈求保佑。  
5.睇日、睇相  
选择吉日以图趋吉避凶的活动。本星命之说,以为每天都有星神值日,逢青龙、明堂、金匮、天德、玉堂、司命等吉辰值日则为“黄道吉日”;如遇天罡、地煞、天牢等凶辰当道为“黑道凶日”。或将记年、月、日和时辰的天干(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)、地支(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、二十四节气与五行(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相联系,按生相相克之说,把一年总天数分为吉凶两类。凡婚娶、丧葬、造屋、远行等无不翻“皇历”或请“风水先生”择宜。逢吉方行,遇凶即止。  
睇相:审察人的形貌以判断其命运的方法,包括相面、相手、相骨、相声、相气色等。  
6.八字  
民间认为一个人出生的年、月、日、时(四柱)各有天干、地支相配,每项用两个干支字代替,合为八字。根据这八个字,可推算一个人的命运,称为“掐八字”,民间订婚须先交换八字贴。  
7.听课(卦)  
“听课”,即是在将行某事或测吉凶时,由于没有把握而借助某些器具或现象寻求信息或解答,由此满足心理需求的行为。民间“听课”,当日早上要食斋菜,以示诚心。施卦前要择吉时,通常取一木制水舀子(俗称“瓠靴”的取水杓)作卦具,放入水缸,浮于水面,再拨动水舀子柄让其旋转。停止转动时,“听课”者按照水舀柄所指方向,忌张声,默默出门口,当听到第一句声音,即为卦语,然后请堪舆先生解卦,预测事物吉凶福祸。  
广东人的婚嫁礼仪  
结婚是家庭三大喜事之一,民间十分重视。古代,豪门贵族通行三书六礼;民间一般有择婚、议婚、订婚、迎娶等程序。  
一、择婚  
姓氏婚配选择。婚姻以“两姓好合”为基础,上以承宗犯,下以继后世。同姓不婚,在中国各族普遍存在。从舆论压力,以及婚姻关系等考虑,往往忌“攀高门”。一怕被人耻笑,二担心成亲后会受对方歧视和虐待。30年代后,人们思想逐渐开明,同姓婚配也就不那么严格了。从现代科学角度只关注血缘关系的远近,而非姓氏的异同。但在民间,多少还存在传统习俗观念,对同姓婚配仍有不同程度的避讳。  
其次是门第观念对婚姻的影响。俗云:“金罂对银罂;竹门对木门”,就是说婚姻要“门当户对”。清末时期对等婚姻森严,富贵之家仍很重视门第相当,地位高的不愿找地位低的作配偶,而地位低的也出于世俗偏见、舆论压力等,不敢高攀。但大多数人能冲破范篱,不受门第左右,也不因职位身分影响,男女双方较注重对方性格、人品、外表、职业和学识、家庭经济状况;但也还有旧俗痕迹。  
择婚禁忌,首先是“表主婚”禁忌。“骨肉不倒流”,是民间针对“舅表婚”禁忌。广东习俗“姑表婚”也禁忌。俗认为姑母和父亲的血脉相同,娶姑家的女为媳,便是“回头婚”。还有异辈下通婚。认为异辈通婚是乱伦之嫌。有直系血亲关系的,尤为禁忌。  
二、议婚  
民间议婚形式有聘媒、提亲、送年庚等。聘媒提亲。聘媒的来撮合男女成婚,是从古沿袭的婚姻风俗。旧时女子少出闺门,其性情才貌、生辰八字不易详察,欲使女子成婚即请媒从中了解、说合,通媒结亲,即所谓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。旧时媒人,多由有相当阅历的妇女充当,能言善道,组成了不少和谐美满的婚姻,但如果一方得罪了媒婆,常会从中作梗,三言两语,把婚姻搞散。因此求媒说亲,不敢待慢。旧时媒人,为了骗取钱财,常有隐瞒事实,以至酿成婚姻悲剧。男家请媒到女家提亲,若女方同意,则再举行求婚仪式,备礼物送到女家,称为“纳采”。过去一般用鹅或鸡作采礼。现代通常以酒、点心、水果和布匹之类。  
提亲后择日送年庚,古时称“问名”。男家托媒人询问女方姓名和八字,“问名”与“纳采”合在一起。并将“问名”礼扩展到议门第、家产、职位、品貌等等。若遇到年庚八字生肖相冲,就合不成婚事。变通的办法是隐瞒岁数。故民间俗语说:“男命无假,女命无真”。  
送庚贴。女家将女子年庚用红柬,上写“坤造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生”。由媒人送往男家。男家接到后,把它放在祖先神案前或米缸内三至七日,如果家里没有打破器女皿发生不吉利之事,将女庚与男庚交算命先生推算,若男女“八字”相配,随将男子年庚,亦用红柬,上写“乾造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生”,托媒交女家推算,女家一般不再推算,合八字后就择日下定。  
从20世纪30年代起,青年男女崇尚自由恋爱,婚姻以双方感情为主,冲破生辰八字、“合年庚”之束缚,亦打破了媒人问名说合的程序,出现了男女双方直接见面“相睇”的新俗。  
“相睇”时双方在介绍人约定的场所内,如茶楼、旅馆之类,中间坐着一个鲜衣华服的青年和他的尊长或亲戚,隔壁约有一个房子,也坐着一个妙龄女子,各自在房子中踱来踱去,两个房子中的人从旁窥测,后来更开明一点,直接“相掰’,共坐一室礼貌性地交谈,双方满意,男方就奉上较丰厚的下是”。此后男女双方不但可以直接见面,还可行街游玩,出人共场所等,广东人称谓“拍拖”。  
三、订婚  
“小聘”。男家卜得吉兆后,认为命中无相克;双方满意时,把双方八字写在龙凤礼书上,备礼复至女家决定婚约,由媒人交换,作为订婚的凭据。称为“议定”。“小聘”后,姻亲关系就算成立了。“大聘”,又称为“过大礼”。要郑重其事地写礼柬,富贵人家婚礼盛大,通常备有礼单,札品装人箱笼,或批或抬,走街串巷,燃放鞭炮,吹奏鼓乐,由管家、媒人护送至女家。聘礼中各样物品要取吉祥名称,数目也有取双忌单的。  
大聘礼物必须庄重丰厚。应有礼金、礼帽、糖果、鱼肉、鸭蛋、海味、香烟、槟榔等。礼物中极重视槟榔,大聘礼物送到女家,女家如数收受。同时也要回敬。回以响糖、棋子饼等,以及新郎所用的衣帽、荷包、鞋袜等。两家互送的食品,要分送亲友共享。女家还为女儿做“行茶礼”招待亲友。出阁前数日,女子深居闺房,邀请亲友或邻居少女,平日要好的姐妹来陪伴。女儿怀念亲情,痛惜生离。便“开叹情”,边哭边唱,俗谓“哭嫁”。哭嫁歌的内容,可叹姐妹离别之情,可感父母养育之恩,亦可叹怨父母嫁女割断了儿女之情,更有骂媒婆花言巧语撮成嫁事的。以歌代言,以歌诉怨。有才情的新娘出口成章,借物抒怀,触景生情。女伴互相唱和,哀怨感人。亦有请歌师在一旁教唱的。这些哭嫁歌,辞不必全雅,平仄不必全叶,以方言上语衬贴,唱一句延半刻,慢节长声,自回自复,使人喜悦悲酸不已。  
此俗由来颇久。清末民初最为兴盛,三四十年代后渐淡,50年代已消失。  
迎娶前夕,安床是件大事,在女家嫁妆送来之前,男家要将新娘住房粉刷一新,安置新床,极为重要。要请“好命婆”(多子女之妇们主持其事,还有一定的仪式,摆设各种供品,好命婆将床板等安放好之后,口诵四句:“百年偕老,福禄鸳鸯,琴敦瑟好,牙笏满床”。然后放鞭炮等。一切安置妥当,女家送来妆奁,凡举生活所需,除大床外,应有尽有。一般有四季更换的衣服、被褥帐帘、绣花枕、器皿等,还有一个子孙桶(马桶),是必不可少的。桶外边涂红漆,桶内装有红线贯穿的制钱和百果等物。由小舅子捧入新人房榻侧。开门之日,在亲友中找一童子开盖,令小童坐在马桶上小便,预祝将来生个男孩。送嫁妆的仪仗队,打着高照(大灯笼)、头牌、旗等,敲锣打鼓送到男家。男家亦以鼓乐迎接。遂请媒人及来使用茶点,并请各亲友女眷来看嫁妆。又请媒人、来使、将大吉席礼金、轿金,开列清单,交来使逐项点明,放在盒内带回给女家作回礼。  
广东人对男婚女嫁,较轻财礼,多不要聘金;虽有因家境贫寒者,所索聘金,必多置嫁妆所需,谓取之男家,还之男家。稍有资财人家,莫不以丰厚嫁妆赔嫁。现代妆奁,偏重实际,多以金银首饰、衣服被帐,日常用物为主,生话水平提高,又受港澳海外风气影响,陪嫁妆奁又注重价值和派头。时兴金项链、宝石金戒指、金耳环等。  
四、迎娶  
大聘之后,由男家择定迎娶日子,通知女方,叫做“送日”。日章上写“谨詹本年某月某日与小子完娶,甫此预闻”。日章送过后,女家接纳便可定夺;若遇女家有事不能照章便将日章退回,另写“恭请宽期”。或另行提出吉日建议,供男家参考。男家接到后,便须另选择迎娶日期。迎娶日期确定后,女家宴请亲朋好友,酒菜由男方送来,叫做“赠厨”。婚前一二日举行冠礼,在神厅前摆设八仙桌,面向吉方,请好命婆焚香点烛给新郎戴上柏桔如意簪,花红辫线,口宣吉祥语:“礼云著代,冠仪由隆,成人有德,福禄来崇”。然后与新郎吃些汤圆,新郎著新衣袍褂长衫,下跪,主婚者给他插簪花,参谒祖灵,叩拜父母尊长;女方开礼也在神厅正中,摆设八仙桌及所用各物,由大妗姐扶新娘就位,面向吉方,请好命婆点烛,与新娘开面梳头梳髻,插如意簪一对,口宣吉祥语:“银烛辉煌,庆洽华堂,鸾翔凤耆,桂馥兰芳”。然后与新娘吃汤圆,再由大妗姐扶新娘拜天地家神及父母尊长。随即设席,伴娘陪席。饮讫,新娘在堂下向主婚人叩头,然后回房。出嫁之日,一早便请好命婆用柚叶、黄皮叶煎汤给新娘沐浴更衣,再由好命婆用红绿线替新娘“开面”,称为“落阁”。  
迎亲时花轿和仪仗队按规定时辰抵达女家,花轿停在大门外,鼓乐高奏,女家贺客盈门,新娘与伴娘躲在闺房里听到鼓乐声,怨叹别离的哭嫁歌喊得更加起劲。伴娘姐妹们紧闭闺房,向男方来迎亲的人提出种种难题;索取茶食、利是等,双方讨价还价,有时相持不下,或一方失言闹成僵局,最后女方家长出面调解劝说,达成“协议”,放出新娘,皆大欢喜。  
良辰一到,女家点着男家送来的龙凤烛,插在祖先案前,新娘穿花红大褂、绿裙,头戴凤冠,脚穿红绣鞋,由大妗姐从屋内背出来,站在地下的大筛上,面向花烛拜辞祖先、双亲,然后由母亲拿一块红巾盖在新娘头上。门外鸣礼炮,大妗姐方抱新娘上轿。同时,由男方一妇人拿伞替新娘遮太阳,另一妇人拿一撮米向轿顶撒去,一面撒,一面说些吉利话。花轿起程,新娘父母伯叔兄弟及亲族等,一齐乘轿送到半路才回家。有胞弟者,胞弟送姐至男家,当日返回,唯有大妗组三日之内随侍新娘身边,除寝睡之外,寸步不离。富贵之家,还有“送姐妹”(婢女)坐青衣轿随行于花轿之后。  
花轿到来;伴郎与新郎到轿前作揖,新郎以脚踢轿门,新娘从舆后由大妗姐扶着,手拿筛箕遮住新娘跨过火盆,登堂与新郎拜天地,拜祖宗,然后新郎新娘对拜,拜毕,由主家恭请的寿星公,举起王如意向新娘轻叩三下,口念吉祥之语:“多福多寿多男子,大富大贵大吉祥”。祝愿毕,由礼生高赞:“梁鸿配孟光,玉世得其昌,共挽同心结,牵红人洞房。”于是用一条红帛,授新郎新娘各执一端,由大妗姐等簇拥进新房。接着举行坐床撒帐仪式。新郎新娘并坐床沿,放帐以蔽,由主婚人请的好命婆将亲友送到房的红绿筷子,向帐前帐顶撒去,意祝新娘“快生子”。再由好命婆捧莲子羹,分喂新郎新娘,以示连生贵子,或食“和合蛋’,表示百年和好。迎亲之日,宴请喜酌称为梅酌。富厚门第,则分梅酌和喜酌两天举行,一般人家则合二为一。宴席排位,新郎之舅父和启蒙老师坐首位,其次则按亲疏尊卑挨次定位。  
迎娶日之高潮为同新房。闹新房者多为新郎的表兄弟和同学、朋友等,年龄大致相近。闹新房的内容和形式,大体是要求新郎新娘和唱、出联答对;或以方言俗语要新娘解释;戏弄新娘等,如什么“筷子双双,摆在中央,明年牛仔,请我食姜”等。欢趣异常。  
另外,顺德一带还有嫁女送亲时,主不迎送,亦不供茶酒,让来者环立门外之风俗,曰“密蔷薇”。  
礼最后一项仪式是“回门”,又称归宁,亦即“回娘家”。是日必备礼物,多少视其家境而定。但礼物中最重要的是“烧猪”。象征新娘贞洁。旧俗洞房,极重验贞。过去新郎在洞房之夜还备有一条白巾,以备交合后拭秽之用,如有新红,即为完壁,可吃“烧猪”。若无,则新娘被视为“不贞”,回门礼中便无烧猪,甚至退婚,女家收到烧猪,分送亲友,以表女儿玉洁。  
回门的同时,兼行新郎上厅礼。女家预备盛筵,新郎先将谒祖礼物(撰合、金猪、金烛、喜炮等)送上,俟女家催请三次,新郎才盛装而来。女家向新郎递开口荷包,新郎接了荷包方开口讲话。然后大舅亲上第一道莲子茶,取义连生贵子;第二道杏仁茶,取义幸人;第三道才是香茶。现代生活节奏加快,亦有简化为“小三朝”的,即当天迎去当天又来回。礼物中再无以烧猪为验贞之俗,但宴席上不论丰俭,必有烧猪一味,以示壮旺、吉祥。  
五、特殊婚俗  
(一)招赘  
俗称“招郎入舍”,即从妻居的婚姻形式。特别是一些没有男儿的家庭,便要设法招女婿入门,传延子嗣,改从母姓,养老送终。  
招婿的婚姻仪式,与一般婚礼基本相同,不同之处,一是一切仪式在女家举行;二要从妻姓,直到三代之后再复姓归宗。过去人赘者多受歧视,在家庭和社会的地位较低下。因而人赘者多为劳苦人家、或多于无力娶妻人家的儿子。入赘男方必须进入女家居住,成为女家的儿子。现在男女平等,婚姻可以自由结合。成家后,居住在男方或女方都可以。男方住在女方也不必改姓。  
(二)改嫁  
旧时允许男子再娶,却禁止妇女再嫁。所谓“夫有再娶之义,妇无二适之文”。因而寡妇改嫁会遇到诸多阻碍。寡妇改嫁,广东人称之谓“番头婆”,必走偏门、后门,不能走正门、大门,再婚仪式一切从简,多不举行婚礼,不坐轿,不宴客。直至本世纪30年代之后,才略为宽容。  
(三)自梳女与不落家  
此俗盛行顺德、番禺、中山、南海等县,广州也有。过去未嫁少女蓄辫,婚期始束髻。自梳女则通过一种特定仪式,自行易辫为髻,以示终身不嫁,谓之“自梳”。另有一些少女逼于父母之命,不能“梳起”,只好在举行婚礼后,长归母家,避免与丈夫同居,俗称为“不落家”。  
“梳起”之后,终生不得翻悔。如有勾三搭四、乡党不容。违者处以酷刑,捆人猪笼投河浸死。  
梳起的妇女,自行结义,谓之“金兰盟”,金兰姐妹情同手足,互助互爱,父母不能强其出嫁。一些家庭为了防范女儿梳起,严密监视。故欲梳起的女子,多在姐妹辈掩护下秘密举行,在自梳女或不落家聚居的“姑婆屋”内进行。梳起前夕,以香汤沐浴,集齐志同道合姐妹聚谈,传授“心法”。如何独立谋生,如何坚持独身,应付家庭阻挠;如何互相扶持等。还要往神庙在观音菩萨前,焚香点烛向神佛三叩九拜,盟誓决心,永不婚嫁。然后拆辫梳髻,换上新衣,再向姐妹互拜,姐妹道贺。仪式结束后,才回家告诉父母及家人,并将拜过菩萨的祭品分送亲友。富有之家,还做酒席宴客,各姐妹及女戚送礼道贺。  
“不落家”的女子,蓄意要过独身生活,但因父母防范正严,无法自梳,或虽已秘密自梳,但不敢告诉父母或公开宣布,致被逼嫁,只好采取婚后“不落家”的方式。为达这一目的,被逼嫁前,必先由先辈姐妹,教以应付之法,并由金兰姐妹特制一套防御衣服,上下相连,夹口处缝固,使新郎无法扯开。并身藏剪刀作自卫武器,如新郎以暴力相逼,即厉声呼救,大妗姐闻声群集姐妹保护。  
不落家妇女,仅在夫家住至“三朝”,回门后就不返夫家。但仍是夫家之主妇。夫家有红、白事,务必派人迎回去,如遇翁姑或夫婿丧事,必须回去“二服”尽孝。亦有终身避匿,不回夫家,亦不回母家者,谓之“走密身”。本人病重,无可药救时,才使人抬回夫家待终。弥留期间的饮食、医药及身后费用,俱由女方自备,所有遗产留给其妾氏及庶出子女。  
自梳女和不落家妇人的生活,顺德一带多以缫丝业及做“妈姐(女佣)为业,番禺、中山多以织布、刺绣为生,亦有养畜及耕种,到广州谋生的,也有远涉重洋到香港和南洋做工的。这些人一般都很勤俭,自奉菲薄,多有积蓄,晚年有在广州置产业的。自梳女还有其宗法继承和社会关系。身后遗产除赠其庶出子女外,其余由所收徒弟或金兰姐妹继承。自梳女收徒司俗,拜神上契,其徒亦须是自梳女。徒弟事师唯孝唯敬,师傅有病躬汤,去世上孝承葬,立神主供奉祭扫等。自梳女收徒,并无特殊技艺传授,意在把“后事”托付给人,所以,对收徒选择严格,非经长期观察和多方考验,不轻易接纳。此俗现已消亡。  
(四)冥婚  
亦称“鬼结婚”。是在生的家长为死去的儿女缔结婚事。通常在生的兄弟姐妹将要结婚。便先为亡兄、亡姐办理冥婚。托“鬼媒人”查明某处之家有亡男、亡女,门第相对,便分头向其家长说合。冥婚仪式,仿同一般婚俗,只是礼节简略。日期多择三月清明、七月盂兰节、及九月重阳节等。择定日期,提前一二天,由男方送礼饼,数目不必多,送到女家作拜祖之用,女方家又以纸扎制作家具抬轿、衣服为嫁妆,并参花挂红,长衫短褂打扮的纸扎新郎,摆好供品上香点烛,请巫师为新郎上头,然后雇请青衣轿到女方,女方也准备好纸扎新娘,凤冠大褂抬回,由巫师念词为之贺喜等,再为死者兄弟姐妹的亲戚拜祭。然后收所有纸扎家具、大床、抬轿、衣服等,随新郎新娘偶像一起焚烧,再在银牌上左刻某姓某相公,右绣某门某氏神位。然后由女家来人将扇一把、手巾一条、烧肉、饼食果品取返女家。谓新郎新娘回娘家,接着在女家祖先神前拜祭。最后又由男家带回礼品返回,将扇、手巾放在银牌下,以酒食祭祖先,冥婚礼成。此俗,在民间沿袭已久,乡村为多,市区极少。现已基本绝迹。  
广东人的丧葬及祭祀风俗  
丧葬虽为凶礼,但一般家庭都很重视为死者治丧,以慰亡灵,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。  
一、初丧  
(一)出厅  
从前病人通常在家中亡故。古俗忌死于偏房,故在弥留之际先为其沐浴更衣,随即移于正厅,名曰“出厅”。出厅咽气称之为“寿终正寝”。来不及时,在病室死了,断气前,要拆去蚊帐,否则说“天罗地网,永世不得超生”。  
(二)呼号  
民间忌讳人死是没亲人在其身旁,至死灵魂不得安宁。故此当病人奄奄一息时,子孙要在一旁不断呼唤,望能起死回生,谓之“呼号”。气断了,各持一支香火,跪哭,叫“引魂香”。随将其手足放平正,双脚朝门,谓之“倒头”。昼夜烧纸中庭,为“亡人照冥路”。又以银纸各一包,分握死者手中,谓可庇护子孙。  
(三)服孝  
老人死,子孙和眷属,都要换穿素服,放声大哭,震动邻里。死后几个时辰,便请喃呒先生诵经为其“开路”子孙和眷属,都要披发赤足,不许喝酒、吃荤、洗脸、刷牙等。不许夫妻同床,否则会使棺材破裂,人们多有屈从,以表孝心。  
(四)报丧  
人死后,应速将耗讯告知亲属。报丧用纸简要写明死者于某日某时去世,享年多少,祭吊出殡时间,在何处治丧等。报丧人不准进人亲友家门,只在门外跪递讣告。在外做事的儿女,得知噩耗,立即返归,叫做“奔丧”。  
二、服丧  
(一)买水  
人殓前要买水替死者沐浴,孝子戴三果冠,披麻跣足,手执丧仗,随亲属哭赴水滨,投一文钱“买水”;由儿子或侄儿作为。若无孝子或侄儿可请人代替,即“买孝子”。过去在广东有些偏僻街巷,街边写着:“承接担幡买水”便是这一行档。  
(二)小殓  
替死者穿衣,谓之”小殓”。穿着人棺的衣服叫“寿衣”。寿衣多少,衣料好坏,视家道贫富而定,但要奇数,不要偶数,上衣11件,下衣7件,或上衣7件,下衣5件。忌9件。但也有以男双女单为习俗的。款式多为死者礼服;制衣以绸布,色泽以素为主,多用青、白、棕、酱、茶等色,忌用大红、粉红,否则会使鬼灵凶猛;绿与禄同音,不宜带到棺内;蓝靛恐子孙褴褛;黑色大晦;黄乃正色,皆不宜用。  
(三)大殓  
俗称“入棺”。大碱宜先择定吉日。古时有三日人殓分礼法。三日而后殓者,以俟其生也。三日而不生,亦不生矣。至今民间仍沿此俗。通常三日,早的有一日,迟的有五日、七日。这与天气冷热和择日有关。  
大殓有专习此业的仵工。善理尸体事宜。死者眼不闭,仵工手按则闭;给死者穿衣,仵工有术;死者抬进棺材,件工要将尸体摆正,扯一条红绳在棺中,线头挂一竹枝,对着死者的鼻端,谓之“钓金鱼”。死者若是女人,丈夫在世,丈夫要给死者簪一朵花,谓之“死在夫前一枝花”,同时用一把木梳在尸体前扭断,短的投入棺,长的留给在生者,谓之“分梳”。死者若是男人,妻室在世,还要把死者的裤放在棺里,随后叫儿子亲手拿回,谓之“扯富”,其子又将斧送出门外,谓之“送苦”。  
(四)成服  
丧礼大殓后,亲属按关系的亲疏,穿着应持的丧服,叫做“成服”簪。孝子孝女穿孝服按丧服五等要求,“五服”即斩哀、齐哀、大功、小功、缌麻。按亲疏关系,确定挂孝时间和衣服粗劣程度。亲者服重服期长,疏者服轻服期短,长则三年,短则三月。分成五等,标志着直系与旁系。近代,穿孝的习俗有演变,孝服种类少,孝子还执哀杖,俗称“哭丧棒”。父丧用竹杖,母丧用桐木杖。  
(五)安座  
为死者设灵位,摆神主牌和遗像,配上香炉烛台等,谓之“安座”。供家人和亲友拜祭。先备好“太上老君敕令伴随使者”木牌,安放在灵台的左边,叫做“人客”。是来陪伴死者灵魂的。  
三、吊丧  
〔一)设灵堂  
摆死者的像和神主牌,挂白桌衣、祭桌摆香炉烛台,长明灯,摆上供品,讲究人家在院内还搭灵棚,挂哀帐放祭品,以备吊孝。  
(二)吊唁  
开吊前。要向亲友发出治丧通知。开吊日,亲族邻里往往结伴前来吊孝。一般是上香跪拜。晚辈跪拜,平辈也有跪拜,民国后改行鞠躬礼。死者之近亲,特别是姻亲,吊孝仪式隆重,通常备礼菜肴、糕点、果品和挽联、哀帐等。吊孝仪式,由司仪主持,吊者头扎白布或戴黑纱,在司诵声中趋步向前,献上祭帐,摆上供品,上香,奠酒,盖头,有的还趴在地下痛哭,孝子披麻带孝跪于灵案西侧,屈膝向亲友致意,亲属则在旁陪哭,谓之“谢孝。  
广东人还有“喊口婆”助哭之俗,某家死人,子媳少,或家人不善哭丧,于是请人代替哭。专司此业者俗称“喊口婆”。她们哭得颇真情,有板有眼,颇为动人,每逢亲友前来奠祭时,“喊口婆”即表演一番。  
四、出殡·安葬  
出殡俗称“出山”,即把灵柩送到安葬地点。出殡是丧俗最隆重的仪式,同时亦是对生者门庭的显耀。所以,旧时不论贫富之家,都要尽力而为。  
出殡前先请风水先生择吉,日期一般定在单日。少的一日,多则七日或更长时间。出殡前夜,子孙及家人通宵守在棺旁,件工把棺材轻轻移动,大喝一声:“大吉大利”。谓之‘“移棺”。目的是使煞气外曳,便于出殡之日抬枢自如。出殡之日,道士作“开通冥路斋”。把棺材抬起谓之“启灵”。启灵前要宣读“起柩文”、明烛、拈香、焚纸帛、祭酒等、子孙和亲属都穿全套孝服,在灵堂大哭跪拜,亲友们一概要避开,然后将棺抬向基地。  
出殡仪仗很讲究,仪仗队,先以大灯笼或是生花牌额引领,写上某府出殡,或某某归虞,写上封浩及享年,享年要加大三岁,故广东俗谚云“死人灯笼报大数”。接着是仪仗店租用的整套仪仗队列:大灯笼、铭旌亭、像牛亭、兽口亭、真亭、主轿以及亲友奉送的生花牌、生花圈、纸扎等。后面是弦管乐队、大锣大鼓、古乐亭、香亭、主亭、神主牌、灵柩。灵枢旁有抬柩的探路者,手持两块木板,边行边敲打,高声大叫提示路况并撒路溪钱,故广东俗云:“买路溪钱—―死人”。抬柩人多少视死者身份高低、贫富而定,一般为8~12人,棺柩上面竖立两个纸扎的仙童玉女,手持短幡书明西方接引、孝子披麻戴孝,垂泪扶柩而行。显要人物出殡,友善团体还预先安排沿街摆好香案祭品,叫做“路祭”,送殡至预定地点,举行辞灵拜别,孝子叩拜亲友。拜完后各自出家。出殡上山安葬后,俗例另取道回家,不能重走原路。  
安葬。俗信“鬼福及人”。葬地好坏关系到后人的荣辱兴衰,故民间对葬地选择很讲究,出现了专门为人看墓地的术上,俗称“风水先生”。大讲风水龙脉“牛眠鹰爪’之类,什么“童山不葬,断山不葬,石山不葬,过山不葬,独山不葬”等等,认为风水可以凋和阴阳,致福生人。入葬前请僧、尼或道士打斋,俗称“做功德”,内容有:抬魂,开吊,礼鬼,解结,接亡,供羹饭,摆灵,座灵床,开方,破狱等。时间可长可短。一天一夜,三天三夜,七天七夜均有,视门庭贫富而定。一般在死后翌晚,延请僧尼三至五名,念“倒头经”,为死者超度。丧家要给送葬亲友派利是,以示吉利;掩土埋葬完毕,孝子老孙除去草鞋,另择路而归,不能走出殡原路。  
五、祭祀  
(一)点主陛座  
安葬毕,子孙及亲属便行“回灵”仪礼。灵轿由女婿伴随回到丧家。由亲属接灵,喃呒念经,将灵牌焚化,举行点主陛座。先备好神主牌,书写死者生辰八字,死亡年月日,承祀者名称等,神主牌的“主”字,暂缺一点,写成“王”字,然后请尊贵人补点王上一点,成为“主”字。谓之“点主”。点主要请当地德高望重的名流学者,或地方官显要人,大宾点主时,口赞四句:“日出东方,一点红光,子孙兴盛,五世其昌。”笔端向东方呵一口气,叫做向东方受生气。先用朱笔点上后再用墨涂黑。点后把笔抛去,让子孙接着,叫做“接笔”。子孙叩拜,把神主牌安在桌上,烧纸照一照,这叫“陛座”。大宾叩拜,孝子即递上“利是”,陪宾也照奉献。贫穷人家,不易请得显贵,则由喃呒僧道包办。陛座毕,孝子穿吉服,向亲友叩拜,礼仪宣告结束。  
(二)做七  
人死后每七日追拜祭一次,男做九七、女做七七。佛经上说,生缘以七日为一期,若七日终,不得生缘,更继七日,至第七十七日终,必生一处。故民间在此期间,请僧尼道做法事,以度亡灵。做七礼俗,沿袭久远。直至清末民初民间仍沿袭此俗。以一、三、五、七为大七、头七新丧不久,可结合丧期合在一起做。三七日开祭,为亲友拜祭,五七定由外嫁女回来做,如没有外嫁女,侄女、侄孙女亦可,由其办祭品拜祭。七七由丧主致祭。此七大排筵席,把所有丧堂、祭帐、灵台都清除,仅留拜桌,安放神主牌,早晚供奉,直至百日。  
(三)百日  
人死后百日,举行祭祀仪式,主要内容为请喃呒将神主牌迁至神龛,俗叫“上楼”或叫百日”。  
(四)周年  
人死后一年谓“周年”。祭祀亡灵谓之“烧周年”。  
广东人的教学礼  
尊师重教,乃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;师道尊严,向为民间所崇尚。广东人的教学礼仪,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,鸦片战争以后,又受西方教会学堂教育的冲击,教学礼仪既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色彩,又带奴化教育的性质。  
一、开笔仪式  
过去儿童入私塾就读之前,都要举行“开笔”(俗称“破蒙”)仪式。开学前的一天,学童洗澡之后,不再接受别人抚摸,更避免与孕妇接触,否则就会蠢笨。开学那天要早起,起来后不要下床,先要拜神、吃汤丸,拜神的供品是烧猪肉、糕点和油角,油角要大馅空心的,寓意灵通聪明。诸事完毕后,若上学堂,则由两名男子(家长不宜)背他去,路上避免经过不洁之处和路遇闲杂之人,到学堂后再行拜孔子之礼。即在孔子神位前摆好香案祭品,学童三叩首跪拜,然后拜老师,老师即授予启蒙课本《三字经》、《千字文》和《幼学诗》。这些书,进教室后用一条丝巾包着,裹在学童腹部,塾师问:“你的书在哪里?”答:“在肚里。”随即取出,塾师选《三字经》后面的一段,连教三遍:“幼而学,壮而行;上致君,下泽民,……”学童跟着念会后,由塾师握着学童的手,描摹红贴上的字:“上大人,化三千”等,之后,塾师收下学童家人送的红包。仪式告一段落,学童“埋位”读书。  
较富有的人家,可请有名望的塾师到家中开笔,在客厅中设案,供上孔子的牌位,香烛鲜花糕点等,学童身穿长衫马褂,由书童导引,书童手持灯笼,上书“晋学大吉”,以示前途光明。塾师就座,咨客作陪,家长立于一旁。学童先拜孔圣人,再拜塾师,然后由塾师导引,带学童至书台后就座。书桌由外祖母送给,台上摆着文房四宝并一个朱红色的书夹,夹内有一根葱、一条芹菜,还有一碟糯米煎饼,意谓粘住学童的屁股,使他安稳坐读求学。坐落后塾师取出《三字经》教读最后几行,边读边用朱笔圈点,如是三遍;读完后塾师手把手教学童习字,写满一页纸,仪式结束,学童方可正式入学读书。  
二、私塾习俗  
广东私塾有大馆和学塾之分,大馆多为殷富人家而设,由名师执教。不论大馆小塾,均以一年为期,不设寒暑假,每年正月十五开学,十二月上旬散学,中间遇传统节日,如清明、端午、中秋、重阳、冬至等,可放学庆祝,民谚有云:“九月九、先生不走学生走。”还有八月廿七日孔圣诞,私塾必张灯结彩,热烈庆祝,让学童尽情嬉戏玩耍。就中若有新生插班,行完开笔礼仪之后,新生家人必备一些甘蔗,分放在老生的书桌上,每人两节,有钱人家还分柑橙之类,穷苦人家则分两枚白榄。老生上学时看到这些东西,便知有新同学来了。  
塾师授课,早晚各一堂,分班讲授,其余时间为自习、朗读、默写、习字、造句、作文等作业,不设体育课、劳作课之类。学生对塾师必须出恭入敬,否则可以体罚,包括跪圣人、打手板等。直到本世纪30年代以后,受西方学校教育的影响,一些私塾才选开了体操、音乐、图画、工艺等课程。  
三、私塾的主要类型  
清末民初,私塾与学校并存。1904年,广州才建立了第一间仿西方学制的小学,l909年后,小学逐日增多,遂改学堂为学校。在那以前,广东人的私塾主要有五种类型:  
(一)私塾  
多由落第秀才开设,收男童为门生,以初学启蒙者为主,教授《三字经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幼学诗》以及四书、五经,还有尺牍、对联等。  
(二)家塾  
多为殷富人家开设,由乡绅或富商独资聘请名师在家中任教,最多旁及自己亲友的侄男等,因程度参差不齐,塾师因才施教,讲解诗文,教习书法,吟诗作对等。  
(三)乡塾  
由乡村或宗族举办,乡人捐助或公尝开支,塾师由乡董聘任,学制一般为三年,这是乡村的义学,学童多为农家子弟。  
(四)坊塾  
类似乡村的乡塾,主要由城镇街坊设立,适应城市贫民的需要,加开珠算、信札两门课,多为义学,但亦有些坊塾酌情收少量学费。  
(五)堂塾  
由慈善会举办。清末广州爱育善堂就办有义学20多间,有的还供应膳食一餐,不定期提供一两套衣服,故在学者多为劳苦大众家庭子女。  
另外,还有一批书院和学堂。书院除个别精专者如学海堂、应元书院外,大多属中学性质,为贡生士子开设,讲经论道,励志敦行。20世纪30年代以后,逐渐为新兴学校所代替,私塾教育退出了历史舞台。  
四、祭孔圣人与状元糕的来历  
农历八月廿七日为孔子诞辰,广东人学子尊孔祭孔,除一般的供品外,还必备一味“状元糕”。传说这是明朝弘治年间南海神童伦文叔赴京考试时,路经北江到达南雄,在当地买了几块糯米糕,后来他中了状元,便把随身带去的糕点进贡给皇帝,皇帝赐名“状元糕”。又一说是吴川籍状元林兆棠青少年时代最爱吃的一种糕点,后来他中了状元,人们称之为“状元糕”。此后学童破蒙,送给塾师状元糕;新年祭祖,也要供奉状元糕;拜祭孔圣人,更少不了状元糕,无非是祈求魁星高照,仕途迁升而已。信宜、高州一带则以“笔嘴粽”代之,亦是取其象征文笔的意义而已。  
广东音乐  
广东音乐是产生和流传于广东方言区的民间音乐。最初是在中原古乐、昆曲和江南小曲小调的影响下形成。及至近代,西洋音乐进入中国,广东音乐接受了它的某些成分,使自身从曲调到演奏器械、手法都有进一步的发展。  
广东音乐使用的乐器,最初比较简单,以琵琶主奏,配以筝、箫、三弦、椰胡等。接着出现二弦、提琴、三弦、月琴和横箫的组合。二十年代中期开始以二胡主奏,配以秦琴、扬琴,后来又加进一些丝竹乐器和西洋乐器。由于演奏乐器的配搭日见完善,广东音乐的表现形式也更显丰富。  
早期广东音乐的代表作有严老烈的《旱天雷》、《倒垂帘》、《连环扣》等,乐曲一直流传至今。番禺人何柳堂、何马年、何少霞被誉为“广东音乐何氏三杰”。何柳堂的作品有《赛龙夺锦》、《雨打芭蕉》、《饿马摇铃》、《七星伴月》及《鸟惊喧》等;何马年的作品有《晚霞织锦》、《月影寒梅》、《剪春罗》、《一弹流水一弹月》等;何少霞作品有《陌头柳色》、《白头吟》、《夜深沉》、《桃李争春》等。他们的创作大大丰富了广东音乐的内涵,也扩大和提高了广东音乐的境界。崔蔚林的《院钟声》、陈德巨的《春郊试马》、曾浦生的《岭南香荔》也各有特色,成为广东音乐的经典之作。  
一生从事广东音乐创作、表演,并从多方面改进和提高广东音乐艺术表现力,积极传播广东音乐的,是香山人(今中山市)吕文成(1898?1981年)。他与尹自重、何大傻、何浪萍被誉为广东音乐乐坛的“四大天王”,成就列四人之首。他从改革广东音乐的乐器二胡开始,进而改革演奏技巧,最后谱写出适合新乐器和技巧的乐章,并将它表现出来,使广东音乐出现了一种新的面貌。他的作品《平湖秋月》旋律优美,《齐破阵》激越壮烈,《步步高》活泼欢快,曲曲有新意。广东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外地民间音乐的养分,特别是吸收了西洋音乐的乐器、表现手法,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窥见岭南文化的开放性及兼收并蓄的特点。  
广东民俗-惊蛰打小人  
惊蛰日,广东方言区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及香港、澳门等地都有“条白虎”和“打小人”的风俗。谓是日各种害虫冬眠已醒。要钻出来害人,虎口大开故祭而打之,以示警告。何以名为祭白虎?因为白虎伤人最猛烈,所以把它作为害虫猛兽的代表。据说这种风俗源出于广东方言区,清末民初,东先、增城一带很流行,后传到香港、澳门等地,亦已有百余年的历史,今天不少地方都已废弃,港澳及珠江三角洲农村仍较流行。  
香港祭白虎最热闹的地方是坚拿道天桥底、湾仔鹅颈桥一带。那里设有几日石虎、木虎和纸虎,专门供人祭打。还有几个职业神婆、专司代人“打小人”之业。祭白虎时用肥猪肉、猪血和纸钱塞人白虎口中,使他吃饱之后,不再伤人。祭完把石虎、木虎痛打一顿,若是自备的纸虎,可斩掉它的头,或把它烧掉。  
为什么祭白虎同时又“打小人”呢?因为在广东人的心目中,赡蛛是愚蠢、污秽的象征,用蜡蛛比喻小人。惊蛰日贿赂开口,等于小人口进谗言,搬弄是非,所以在祭白虎时,亦一起把这些搬弄是非害人的小人,祭而打之,希望能通过这种仪式,驱除小人,迎来贵人。过去,这两种仪式是在惊蛰日同时进行的。后来,除惊蛰日祭白虎、打小人外,其他日子和场合,亦有“打小人”的仪式。香港湾仔、宝云道、鹅颈桥便是“打小人”的最大集中地,每月(农历)初六、十六、二十六或“除”日,便是“打小人”的日子。“打小人”者多为中年妇女,有自“打”的,亦有请神婆代“打”的;有为自己“打”的,亦有为亲戚朋友“扩”的。“打小人”的用品主要包括祭纸、香烛及食物。祭纸有贵人符、贵人纸、小人纸、溪纸、冥纸、金银纸等。一般用三枝香、两枝烛。食物有米、红豆、糖果、花生、芝麻、水果、鸡蛋等。还要备些白酒,祭奠时用。“打小人”的仪式分为:奉神、享告、打小人、祭白虎、化解、祈福、进宝和打杯八个程序,亦可随意加减。首先,“打小人”者烧香点烛,把祭品摆在供桌上奉神。然后自报姓名八字,以及要打的小人姓名住址,并摆出小人的照片衣物。再将小人纸和小人的照片加以毁坏、践踏,或用鞋底来打小人纸,或用小铜剑来刺小人像,或用点燃的香枝来炙小人的眼、口,使他以后不能再造谣生非。如果是在惊蛰日祭白虎时“打小人”,还要在小人纸上涂上猪血,然后“化解”、“祈福”,将米、红豆、芝麻等物散去,意即要小人散开。一边念念有词地道:“小人口舌,远赐他方。贵人扶持,小人远避,梦中颠倒解除。”接着把贵人纸在空中抖动,再贴在墙上,再后“进胄”,即将金银元宝烧掉,献给鬼神。最后“打杯”占卜,直到连得两次“圣杯”,一次“宝杯”为止,整个仪式才算顺利结束。  
广东民间的九月“九皇诞”  
广东民间以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为九皇诞期,源于古代星宿崇拜,所谓“南斗主死,北斗主生”,南北斗诸星,还能保佑人间消灾延寿,故有设坛拜斗等仪式,广州河南漱珠岗就设有纯阳观朝斗台。广东民间俗称“九皇诞”为“九皇胜会”,是日在家中挂起九星灯,道观则挂黄幡,上书“九皇胜会”字样,诵《斗姥经》,以香烛花果致祭,子时焚香点烛,烧“九皇衣”,一连十晚,至初十晚撤坛分发祭品。不少地方这一期间实行斋戒,吃素食,称“九皇斋”。民间还有“九皇会”,属保佑地方平安之信仰组织。辛亥革命后此风渐淡。  
广东民间的雨水补天穿俗  
立春后的第二个节气是“雨水”,一般是公历2月19日,农历则在正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左右。古代历书上说,是日“天一生水”,应节则下雨,故谓之“天穿”。  
农历正月十九日,也正是传说中伏麦与女蜗炼石补天的日子。为了纪念这个日子,人们把这一天称为“天穿节”。是日女蜗庙(在今白蚁壳、南石头附近,现已废)一带最热闹。人们以粉面制成各类饼饵祭神,名曰“补天穿”’。又有的地方说“二十日天穿,二十一日地穿”,为了祈祷苍天保佑,“雨水之日,屋无穿漏”,故要记天穿”。  
这一风俗,早在唐宋以前就已盛行,非广东所独有。李白、苏武诗中均有“一枚煎饼补天客”之句。不过各朝代各地区“天穿”日期并不相同,宋以前以二十三日为天穿日,后来陕西一带以二十四日为天穿节,江浙一带则以二十四日为天穿日,还有些地方以三十日为天穿日的,广东方言区则多以十九日为天穿节。  
补天穿的风俗,各地也不同。广东人挂蒜于门以避邪恶,用糯米粉煎薄饼祭神,西关一带则煎些咸甜撷糕,置于庭中,言熏天,以防其穿漏。《花县志》云:“正月十九日烙糯粉为圆块,加线穿其上,谓之补天穿。”亦有人用红丝线系饼投于屋顶上的。手法不一,皆含“补天”之意。  
广东人的服饰  
一、传统服饰  
(一)大襟衫  
清代以来时兴;其式样分有领无扣,无领无扣,在右衽穿一带子,打结代扣,或用布扣等。大襟衫有长衫、短袄之分。女式多为短大襟,长不过膝。前襟有椽饰。俗称“栏子”。男式有长短两种,老年人多穿“长袍”,青壮年多穿短装,颜色多为靛蓝、藏青色。  
(二)补服  
广东俗称“补褂”、“补子”。为明、清两朝代官服中的主要常服。其特点是在袍服的胸前和背后缀以一方补子,中为鸟兽图案,以金线或彩线绣成。明代的文武官,不论级别都必须穿补子。清承明制,一般为方型;清代文官绣鸟、武官绣兽,一品文鹤,武麒麟;二品文锦鸡,武狮;三品文孔雀,武豹。四品文雁,武虎;五品文白鹇,武熊;六品文鹭鸶、武彪;七品文?鹏,武彪;八品文鹌鹑,武犀牛;九品文练雀,武海马。其“补子”,明代比清代略大,但在大襟袍上,前后都是整块,多为素色,底子大多为红色,上用金丝盘成各种规定的图案,四周不用饰边。清代将“补子’缝在对襟褂上,周围绣有花边。妇女所绣纹样,则视其丈夫或儿子的品级而定,唯武官的母、妻用鸟纹。  
此类补服,如今在粤剧、潮剧等传统戏剧舞台上可以见到。  
(三)马褂  
始为清代满族男子上衣,后流行全国各地,广东亦然、穿在长袍、长衫之外,长不过腰,袖仅掩肘,短衣短袖。清代初期为营兵所服,康熙年间为富贵人家之服,其后日益增多,渐成一般便服。以黄马褂为最贵,非特赐不得服。马褂有长袖、短袖、宽袖之分,有对襟、大襟、琵琶襟等式样,袖口均为平口。对襟马褂中间开襟,多当作礼服;大襟马褂,右边开襟,四周有用异色为边缘,属便服;琵琶襟马褂,右襟短缺,制如却襟,也叫却襟马褂,多用作行装。还有一种翻毛皮马褂,即毛朝外的马褂,始于乾隆,盛于嘉庆,皮毛贵重,属达官富人之服。此服在汉族男子中也流行,直到清末。  
(四)唐装衫裤  
这是1949年前广东地区男女日常服装。男子上衣有高领、低领之分,胸腹前有三至四个方形口袋,上小下大,也有在衣内缝有暗袋,用料多为篮、灰、黑等颜色,裤身、裤脚较宽,无袋,裤头左右相掩后紧束于腰。现在城市少见,农村还有些中老年人穿用。  
妇女穿着的唐装衫,也有高低领之分,胸腹前围布至右肘,于前后相接处用布扣扣紧;偏宽,镶边装饰;裤与男服同。  
(伍)裙  
属下衣。古代男女同用,后专指妇女的下裳。其制法是把许多幅布连接一起缝制。起初的裙,大多由前三幅后四幅连接而成,后又有六幅、八幅、十二幅不等,且多褶裥。裙的颜色以红、紫、黄、绿居多,以红裙最流行,相沿至今,广东妇女多着长裙、连衣裙、短裙、筒裙、石榴裙、舞裙、旋裙等。  
(六)斗蓬  
广东俗称“披风”。无袖,无钮扣,披在肩上,用以挡风避寒。清代曾作为妇女礼服外套。广东民间也有用蓝缎、绉衫为表,内以洋灰鼠和洋狐羔皮为里制作斗蓬,也有用绢、麻缝制。  
(七)坎肩  
广东俗称“背心”。为一种没有袖子的上衣,男女均可穿用,可作内衣亦可作外衣,冬冷夏热厚薄不同,用料多为布、绸、绢、绒、皮革、毛线等。  
(八)春云纱  
广东俗称“莨纱”、“黑胶绸”;是广东地区生产的一种丝织物。用土丝织成的提花纱罗织物作坯绸,将薯莨的液汁涂于其上,经几次涂上晒干后,再用含有铁质的泥土涂于织物表面,织物即变成黑色,防水性能强,又易于散发水分。用此料制成的衣服,穿着时轻快凉爽,爽滑柔润,耐穿易洗,适于炎热夏天穿用,向来为广东人所喜爱。顺德妈姐、水上居民等特别喜用。  
(九)中山装  
这是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一种服装。它以广东便服为基样,把直领上改为反领,同时将便服或西装的三个暗袋,改为四个明袋;还加上袋盖,各钉钮扣一粒。原设计上衣钮扣是七个,后改成五个,这便是小翻领、四袋、五扣的中山装上衣。  
中山装裤子是参照西装裤式样,前面开缝,一律用暗扣,左右侧各置一大暗袋,裤头右前部设一小暗袋,俗称“表袋”。裤袋腰部打褶,裤管翻脚。中山装可作礼服,也可作常服,故举国推崇,蔚为风尚,迄今继续流行。  
(十)旗袍  
初为满族妇女服装,故称旗袍。后演变为中国女性所特有的服装,它庄重典雅,风度翩翩。旗袍原先是直筒式,腰部无曲线,下摆和袖口较大,宽袖无领,在袖边、领口、衣襟镶有花边和彩牙,以多镶为上品,后改为高领,胸襟宽松,腰围微紧,下摆开又。有长袖、中袖、短袖之分;又有紧袖、宽袖、联袖、单旗袍、夹旗袍及村绒旗袍等多种。  
二、现代服饰  
本世纪30至50年代,广东地区政界多穿中山装、西装;工商界穿西装、长衫;劳动群众穿唐装;青年学生穿企领文装、衬衫、西裤,女生穿白衫、黑裙或长衫。部分女性受西洋风习影响,女扮男装。用料一般为土布、卡机布,部分为丝绸,颜色多为蓝、黑、白、黄。  
三、帽鞋饰物及其他  
(一)帽  
广东民间流行的便帽,文称“小帽”,为清代男帽。以六瓣合缝,缀檐如瓜,俗称瓜皮帽。始自明太祖洪武年间,取其六合统一之意。帽式有平顶、尖顶、硬胎、软胎之别。帽缘正中,另缀一块四方形帽准为装饰,其质多用玉,更有用珠宝以炫耀其富贵者。  
暖帽为清代男性礼帽。圆形,周围有一度檐边,用料多为皮制,也有用呢制或布制,以黑色为多。中间装有红色帽,或以丝缎缝制。帽子最高处装有顶珠,多用宝石装饰,是官职区分的标志。凉帽,也是清代男性礼帽,无檐,呈圆椎形,多用藤、竹、席草或麦秸为之,外裹绫罗,上缀红缨顶珠,制法同暖帽。  
乌纱帽俗称“乌纱”。为古代官帽,始于东晋,多为黑色,圆形,前低后高,两边插翅,翅有方、圆、尖三种,分别称为方纱、圆纱、尖纱。明清两代以来,逐渐流行民间。  
月亮帽此为重帽。多以布裁成椭圆形,用丝绒绣成各种款式,在上部开一圆洞,稍粗于脖颈,围于脖上,背后结带或系扣。一遮一涎,又作装饰。  
(二)梳篦  
妇女头饰用具。以金属或竹、木制成。有弓形、长方形等。有背有齿,背相连而齿有疏有密。用作梳理头发,去除发垢,或作装饰。  
(三)鞋  
古时称“履”,最初用兽皮缝制,后用丝麻制成,穿时上面用带收紧,脱下则舒解。另有一种弓鞋,为汉族缠足妇女所穿的鞋,约长三寸余,布制或缎制,鞋面多绣花鸟图案,也有状如凤头型的。  
草鞋。广东俗称“千里马”。是一种以草编织的鞋子。尤以广大农村为多。  
(四)木屐、拖鞋  
木屐,古时广东人又称裸壤。粤人多尚展,平时走路、冲凉(洗澡)、乘凉或就寝前皆喜穿用。木质多为抱木,质轻柔,韧性强,也有用杉木、杂木制成的。以往新会人喜爱朱漆展,东莞人尚花绣展,广州人则两者兼而有之。  
清末民国初期的广东男性,有轻薄者多长裙散屐,人们呼为“裙展少年”;以贬贱之。  
(五)袜  
古代的袜用布、帛和熟皮制作。古代富贵人家穿袜,平民百姓多不穿。现代有针织线袜、丝袜等。袜有短统、长统之分。粤中恋人,有互赠袜者,取意“亲亲密密”〔粤语“袜”“密”同音)。  
(六)缠足  
此乃古代封建王朝残害妇女的陋习,始于南唐李煜,明清时代广东方言区上层妇女中亦颇盛行,清末有识之土强烈反对,辛害革命后废除,今已绝迹。  
(七)蓄须  
广东方言区男子较少蓄须。按过去风俗一般三十六岁留胡,五十岁始蓄须,并多选择龙、虎之年开始,称为“龙须”或“虎须”,以示威严。一般忌鼠年蓄须。现代广东个别蓄须者多属男性中老年人。  
(八)镯  
亦称“手镯”。广东方言区手镯多以金、银、玉等制作,清代以还,妇女衣袖尚短.露出紧窄的衣袖,往往在手腕间带一副甚至几副手镯。还有戴脚镯的,有的还旁系小铃,叮当有声。小孩则多戴着锡制的镯,以图吉祥之兆。个别男土或女士手里带的多是王镯,据说可以祛邪定惊。  
(九)簪  
古代男女皆蓄发,故必用簪插定发髻。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。多用金、银、玉、骨等制成。簪的形式多样,有两头椭圆,中间细长,面上缕有各种花卉图案,边为象征吉祥的符号。辛亥革命后广东方言区广大妇女基本上不梳髻,便很少用簪,偶然见到的个别中老年妇女杭髻用簪,多为原水上居民的装束。  
(十)画眉  
我国古代汉族妇女用一种青黑色的颜料“黛”画眉,据明代王世贞《宛委余编》载,古代便有《十眉图》之说,即鸳鸯眉、小山眉、五岳眉、三峰眉、垂珠眉、月棱眉、分梢眉、涵烟眉、拂云眉、倒晕眉等。广东方言区妇女,不论城乡,均有修眉习惯,眉峰细如柳叶,显其眉清目秀。特别是在喜庆、节日、商务活动或舞台上,都喜爱自我画眉,依据自己的年龄、体态和面部特征,用眉笔描画,以助眼神,更添风采。  
(十一)染指甲  
过去民间多用凤仙草(俗称指甲花)捣碎,取其汁,用浸了计的布缠在指甲上,过一夜即将指甲染成鲜红色。现代女性,多用指甲水在指甲上涂抹。还有染脚甲的,以显其娇美动人的风姿。  
(十二)穿耳  
我国古代男性亦有穿耳者,但以妇女居多。各民族穿耳方法不同,选择穿耳的时日亦异。女性穿耳,以备佩戴各种饰物;男性穿耳,多取“平安保命”之意,因过去广东方言区民间婴孩死亡率高,给男孩穿耳,把他“拴住”,以保安康。  
七月“田了节”  
东莞麻涌一带,过去以农历七月十四为“田了节”,《东莞县志》载:届时“童争吹芦管以庆,谓之呼田了,以是日早稻始获也。”屈大均还有一首诗写道:“芦管吹田了,中含祝岁辞,初秋几望日,早稼始收时。”此时正值夏秋之交,暑气渐消,双夏大忙刚刚结束,故此“吹田了”以示庆贺。  
而在化州播扬、那务一带,此日不是吹芦管,而吹簕古笛,据说是为了“赶鬼”,因是日正是“鬼节”,各地举办盂兰盆会。
广告管理-720PX*80PX

  • 关注微信

猜你喜欢

指迷居士QQ号